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61章

我们再看司马迁在《封禅书》中最后作的结论与赞辞,更可进而了解汉初&ldo;方士&rdo;们的情况与结果,结论如说:&ldo;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读矣。

而方士之候伺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

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之迹为解,无有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

然羁縻不绝,冀遇其真。

自此以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rdo;赞辞如说:&ldo;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

入寿宫,侍词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意。

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

后有君子,得以览焉。

若至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

&rdo;

我们大体了解了从秦到汉初武帝的时期,将近百年前后道家的方士与神仙,以及道教前身祀奉神祠的大略,便可概见秦、汉之际,方士们留给历史的影像,是如何的恶劣。

后世骂方士,并战国前后的真方士,也一概唾弃,都是受此影响,实在有欠公、允。

3汉魏以下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概略

自秦皇、汉武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一再误于这些假方士,假神仙的求丹炼药手里,使人迷失道家文化的真精神。

又加汉初儒生如董仲舒等人,生当天下承平之际,用阳儒暗道的手术,叙述周、秦以上儒道本不分家的学术思想,注释五经,疏释圣道,以独尊儒术为标榜,致使道家与老、庄的学术思想,尤遭贬值。

于是,由战国以下真正的方士学术,发展为两汉以来易经学术系统象数之学的途径;它与汉代天文学术相激荡,便有扬雄著的《太玄经》,要以象数哲学理论的间架,概纳天文科学的法则。

它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八宿、以及日者(选择时日)、龟策(卜卦)等,有关天文、地理、物理的理论科学相结合,便有焦赣、京房等象数、纳甲之学,推测造化之机,易学系统的建立。

再经分化而各自成为一家之言的专长,便有后来汉代易学的卦气、变通、升降、爻辰等殊途一致学说的演变。

魏、晋以后,修炼神仙丹道派的学者,宗奉魏伯阳的思想系统,归纳这些学说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与中国医药理论合流,丹经道术的规范。

又有根据《禹贡》、《山海经》等山川地理形胜的研究,便有郭璞等人,倡导形峦体势地理(堪舆)学术的兴起。

至于淮南子、抱朴子的著作,既是道家,又是杂家的学说,应是战国以来方士学术思想部分的集成。

在南北朝之际,因为北魏崇尚道教的关系,这些学术思想,大概都穿上宗教的外衣,变为道教的神秘之学,但到隋、唐以后,又复脱颖而出,除了天文、历法等的研究,渐已建立专门化正规的科学体系以外,他如星象、地理(包括堪舆)、卜筮、建筑、工程、工艺、艺术等种种实用之学,以及民间生活的节令等仪礼、与各地方风俗的习惯,完全与道家的学术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如医药等理论、以及算命、看相等学术,虽然远绍周、秦以上的文化渊源,但在汉、魏之际,都已加进印度文化佛家的学术思想,故有唐代医药的进步,与星命(算命)、卜筮学等的建立。

如李淳风等的图谶、唐僧一行禅师的天文与星象等学,也都从正统道家的学术思想而来。

唐代的数学,远绍九章历算的遗规,配合两汉象数的发展,受到隋、唐之际,阿拉伯算数的影响,对于三角、立方、几何等算数的成绩,已有相当的成就。

因此辗转影响,而有唐末五代之间,道家的数学思想,趋向河图、洛书的数理哲学,产生北宋初期邵康节的《易经》象数之学,摄取汉易纳甲的精华,配以甲产、河图洛书数理的哲学,用以说明天地造化的枢机,预计历史人事演变的迹象,一变汉代的谶纬之术,而开历史哲学的先河。

相邻小说
连哭都是我的错  美人兮:废弃王妃  光明圣女想跳槽  小皇帝的农夫相公  软萌龙在线失忆  [综漫]从零开始的假酒生活  前男友又在给我写信了  魔君你别太离谱[穿书]  相夫  冰河降临  斗魂  前任复活指南  我欲穿花寻路  好事多磨  末世重生后,大佬们排队宠着我  未来之师厨  声声慕我  我的小朋友  我对世界抱有恶意[快穿]  回收账号重启中[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