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10章

五祖弘忍禅师自传心印以后,就在夜里送六祖慧能渡江南行,亲自为他把橹说:&ldo;合是吾渡汝!&rdo;六祖答道:&ldo;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能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rdo;五祖听了便说:&ldo;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rdo;五祖自此以后,就不再上堂说法,大众疑怪相问,便说:&ldo;吾道行矣!何更询之!&rdo;又问:&ldo;衣法谁得耶?&rdo;五祖便答道:&ldo;能者得。

&rdo;于是大众聚议,卢行者(行者乃唐宋时代佛教对在家修行人的称呼)名能,一定是他得法潜行了,就相约追踪。

大家经过两个月的搜索,在六祖到达大谀岭时,追逐众中,有一将军出家的惠明和尚,率先而登,追及六祖,六祖便将衣钵掷置石上说:&ldo;此衣只表示征信而已,岂可以力争吗?&rdo;惠明又举衣钵而不能动,便说:&ldo;我为法来,不为衣来!&rdo;六祖便说:&ldo;汝既为法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rdo;惠明听了,停了很久,六祖乃说:&ldo;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唐代口语,称这样做与么),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rdo;惠明便在言下大悟。

复问:&ldo;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意密旨否?。

六祖说:&ldo;与汝说者,即非密也。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rdo;因此,惠明即下山诡称岭上并无人迹,而使追者从此散去

此后六祖匿居在四会的猎人队中,经过十五年时间,才出来到广州法性寺,适逢印宗法师在寺里讲《涅槃经》,他就寄寓在廊庑之间。

幕夜,风飓刹幡有声,两个和尚正在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息,六祖便说:&ldo;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普通对人的尊称)心动。

&rdo;因此而蒙印宗法师的赏识,宣告找到了禅宗第六代祖师的消息,会集大众,为他剃发授戒为僧,后来他便居留曹溪,大弘弹道,这便是禅宗六祖得道,宏法的简略历史。

现在由这个公案的内容,提出三个问题来研究,使大家了解禅学与研究中国文化、哲学史者,特别注意,不致再有误解。

1关于六祖的开悟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

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法,以&ldo;善护念&rdo;三字为重点,以&ldo;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rdo;而说明性空实相,了知&ldo;应无所住而生其心&rdo;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

(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

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

相邻小说
未来之师厨  我的小朋友  声声慕我  前男友又在给我写信了  末世重生后,大佬们排队宠着我  美人兮:废弃王妃  软萌龙在线失忆  前任复活指南  光明圣女想跳槽  我欲穿花寻路  连哭都是我的错  魔君你别太离谱[穿书]  相夫  好事多磨  小皇帝的农夫相公  回收账号重启中[无限流]  我对世界抱有恶意[快穿]  斗魂  冰河降临  [综漫]从零开始的假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