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14章

初三晚上,大军抵达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将士们相聚议论道:&ldo;主上幼弱,我们出死力破敌,有谁知道?不如先册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为时未晚!

&rdo;都押衙李处耘把将士意图报告给匡胤之弟、时任供奉官都知的赵光义和匡胤的掌书记赵普,他俩是这次兵变的直接指挥者。

见军心已被煽动起来,赵光义与赵普一方面派快骑入京,通知匡胤的死党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让他们做好应变的准备;一方面部署诸将,环列待旦,准备拥立劝进。

次日黎明,诸将校露刃环立匡胤帐前,光义与赵普入内,匡胤才作乍醒欠伸状,黄袍已加其身。

匡胤说:&ldo;你们贪图富贵立我,必须听我命令。

不然,我不能做你们的主上。

&rdo;接着,他颁布了入京以后的约束,率大军返回开封。

城门早在石守信的控制之下,大军顺利入城。

时正早朝,韩通闻变,还没来得及集结军队应变,就被殿前司勇将王彦昇率兵迫逐,合家被杀。

这时后周将相中唯一的反抗行动。

当宰相范质、王溥被军士挟持来见时,赵匡胤还辩说自己被六军所迫,惭负天地。

列校罗彦瓌不等二相回答,就扬剑道:&ldo;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

&rdo;于是,当日就行禅代礼,正愁没有禅代的文告,原后周翰林承旨陶榖从袖中拿出事先拟就的禅位诏。

赵匡胤完成了禅让大礼,他就是宋太祖。

在宋代官方文献中,都把陈桥兵变说成是赵匡胤事先完全不知内情的,以便洗刷篡夺政权的千古骂名。

实际上,匡胤完全是预知兵变的主谋,有关蛛丝马迹也并没有抹尽。

例如,大军将出之际,为何先有&ldo;点检作天子&rdo;的谣传?为何军将(或说是高怀德)和陶榖敢于预备足以杀身的黄袍和禅位诏?还有两件家庭佚闻也泄露了天机。

其一,北征前夕,点检作天子的谣传令京师人心惶惶,富室或举家逃匿外州,赵匡胤密告家人,说:&ldo;外间汹汹,将若之何?&rdo;他的姐姐拿起擀面杖要揍他,说:&ldo;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应自作主张,到家来吓唬妇女干吗?&rdo;

其二,赵匡胤兵变成功,回师京城,有人报其母杜氏,她说:&ldo;我儿素有大志,今天果然。

&rdo;两事也都证明匡胤是欲知其事的幕后谋主。

赵匡胤之所以在代周以后遮遮盖盖,还是拘泥于儒家正统思想。

实际上,他后来的开国措施结束了五代政局动荡和政变频仍的局面,有功于历史甚多,后人已经并不在意他如何得位的细枝末节了。

次日,因太祖曾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仍定都开封。

五代除后唐建都洛阳,其他四朝皆都开封。

除了北边还有黄河,开封所处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是易攻难守,故而直到太祖晚年,还有迁都之议。

开宝九年(976年),他准备迁都洛阳,群臣力谏不便,太祖表示将来还要再迁都长安,理由是&ldo;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rdo;(还有一个原因,据说是为了避开其弟光义在开封形成的势力集团)。

光义谏道:&ldo;在德不在险。

&rdo;太祖默然良久,放弃了迁都的打算,说:&ldo;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rdo;

确实,从军事地理学上看,定都开封的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它势必要求有重兵拱卫京畿,造成守内虚外的结果。

相邻小说
天神诀(上)  扮成女装去替嫁  末路情途  听声辨罪[探案]  我的那些年  大棠盛世  男神想要复婚[娱乐圈]  团宠小师妹是棵千岁兰  辣妻乖乖,叫老公!  穿成替嫁夫郎后  绝色召唤师:嫡妃不好惹  她如清风入怀  民国绿茶穿成炮灰替身  炮灰[快穿]  当NPC好快乐哦  国师又又又想篡位了  我用app养老婆  如此刚刚好  一秒闪婚:首长大人夜夜宠  大佬宠妻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