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20章

明代专制与集权的另一&ot;特色&ot;,是&ot;厂卫制度&ot;。

厂,就是东厂、西厂;卫,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原本是御林军。

明成祖朱棣篡权以后,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命其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可以不经法司,任意处置人犯,用刑极其残酷,以至于京城居民一见白皮靴来(当时锦衣卫军官都穿白皮靴),无不大惊失色,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朱棣犹嫌不够,又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立&ot;东缉事厂&ot;,简称&ot;东厂&ot;,由太监提督,专事缉拿&ot;大逆不道&ot;和&ot;妖言惑众&ot;者。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宪宗朱见深又增设&ot;西厂&ot;,也由太监提督,同样是捕风捉影,滥施暴刑,屠杀无辜,大量制造冤假错案。

东厂、西厂(此外还有一个专为宦官刘瑾所设为期极短的&ot;内厂&ot;)、锦衣卫,就构成了明代专制统治的极权手段;而所谓&ot;厂卫制度&ot;,则成为特务统治的代名词。

可惜,朱棣之流发明的&ot;厂卫制度&ot;,并未能保住他们的江山。

国号中既有日又有月的大明,还是在内外交困中呜呼哀哉。

接下来的王朝,就是大清。

清和元,都是所谓外族入主中原。

但他们的做法和命运,却颇不相同。

总体上说,元人的统治是不太成功的。

他们的许多做法,也不算高明。

比如把天下臣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就只能引起强烈的反抗。

何况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原称帝,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蒙古大本营的承认。

所以明军北伐,势如破竹,元顺帝妥灌懽帖睦尔干脆放弃抵抗,半夜打开北京城门,一口气跑回了大糙原。

这样看来,所谓大元,只能算是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跑到中原来过了把瘾。

大清王朝的主要领导人就两样了。

他们不但认同甚至醉心于汉文化,而且几乎是把帝国制度的精髓都琢磨透了的。

的确,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满清君主之符合中国传统,远远超过前朝本土出生的帝王;而他们所能行使之职权,也胜于历朝历代(请参看《中国大历史》)。

我猜想,这大约是因为他们能够将军事集权的经验,成功地运用于政治集权;又能够将汉民族创造的文化,灵活地运用于自己建立的王朝,并能在两方面都避免其不足。

且看他们如何动作。

首先,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包括亲王摄政、太后垂帘)和皇位的继承(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纯属皇室家务,不容外人(主要指汉人)置喙。

这就避免了朝中大臣为这些决定是否合乎礼法争论不休,而汉家那些理学大臣偏偏又对此特别热衷。

实际上,大明王朝就是在诸如此类的争论中活活拖死的。

清人的决定,显然吸取了明亡的教训。

但他们能够公然不顾历朝历代&ot;君臣共治&ot;的传统,将朝臣排斥于这些重大决策之外,则无疑得益于他们是满人,可以不管汉人的那一套。

其次,他们规定,满族王公勋贵包括皇帝的父辈,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一律自称&ot;奴才&ot;,这就杜绝了所有&ot;自己人&ot;的&ot;不臣之心&ot;和&ot;非分之想&ot;,而那些八旗领袖、亲王郡王们可历来都是桀骜不驯的。

事实上,清王朝建立之初,八旗旗主权力极大。

由他们组成的&ot;议政王大臣会议&ot;,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顺治帝、康熙帝都曾受到钳制。

这时,光讲&ot;君君臣臣&ot;那一套是不行的,因为那是汉人的东西,必须用满族传统来包装。

汉人称臣,满人称奴,一朝两制,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他们发明了&ot;秘密建储制&ot;,即皇帝生前不再册封太子,只指定接班人,但秘而不宣,藏之高阁,皇帝驾崩以后才由顾命大臣当众宣布。

这就避免了储君抢班夺权,太子结党营私,诸王阴谋夺嫡一类事端的发生。

有此基础,他们放手让皇子皇孙、贝勒贝子参政议政,甚至代管部务,这显然又是吸取了前明皇族只会享受太平,不能保家卫国的教训,确保了皇室的坚强有力,应该说是煞费苦心,也算周密细致。

问题是帝国制度此时已经走到了尽头,而大清帝国最后几个皇帝,是连儿子也生不出的。

建储制度设计得再好,又能如何呢?

不能说赵匡胤、朱元璋,以及清代统治者们的政策没有用。

相邻小说
瓮城火  恐怖的QQ群  再见,穆先生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玲珑配  凤倾天阑  帝国小赘婿  全帝国都在撮合我俩  龙套传奇  金屋藏起白月光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柯南同人]景与光与酒  钓系美人上岗指南  我们青春里的小确幸  主君驯龙指南  师尊快上榻  (综英美同人)拼死也要cosplay!  苏辰苏昊  给大佬续命后我把自己也赔了  从星空到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