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福利书库

推福利书库>细读中国史 > 第十二章 刘邦入关灭秦 约法3章 深得民心(第1页)

第十二章 刘邦入关灭秦 约法3章 深得民心(第1页)

一、起义背景与初期发展

秦朝末年,嬴政的统治逐渐走向残暴与奢靡的极端。繁重的赋税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沉甸甸地压在百姓的肩头。“收泰半之赋”,百姓们终年辛勤耕耘,收获的大半成果却被朝廷无情搜刮,无数家庭因此陷入食不果腹的凄惨境地。徭役更是繁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无数百姓被强征调去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等浩大工程。据史书记载,仅修建骊山陵墓就动用了七十余万劳力,那是一幅怎样的人间惨象:百姓们在皮鞭与呵斥下,背井离乡,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苦不堪言,“天下苦秦久矣”,整个社会在秦朝苛政的压迫下,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民众的愤怒与怨恨在心底深处不断积聚。

在这样民不聊生的背景下,各地起义如星火燎原般迅速蔓延开来。刘邦,这位出身沛县的亭长,本是负责一方治安与征徭役等事务的基层小吏,其性格豪爽豁达,为人仗义疏财,在当地颇有人缘。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因一次押送囚徒的任务发生了急剧转变。当时,他押送着一批囚徒前往骊山服役,可路途遥远艰辛,加之秦朝刑罚严酷,囚徒们深知前往骊山服役几乎等同于送死,于是途中不断有囚徒逃亡。按照秦朝严苛的法律,刘邦深知自己即使到达骊山也难逃一死。“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刘邦展现出了非凡的果敢与义气,毅然决然地放走了剩余的囚徒。其中一些被他的义举所感动,便追随他一同逃亡到芒砀山。

在芒砀山,刘邦醉酒后斩杀白蛇的传说不胫而走,“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神圣的外衣,在众人心中初步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恰逢各地反秦浪潮汹涌澎湃,刘邦顺势率领他的追随者在沛县起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被众人尊称为沛公。随后,他率部加入了项梁领导的反秦义军。在项梁的阵营中,刘邦犹如一块海绵,积极汲取各种军事知识与战略经验,他参与了一系列战斗,在战斗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军事才能与指挥技巧。例如在与秦军的一些小规模遭遇战中,刘邦开始懂得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合理布置兵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他常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话语激励士兵奋勇作战,逐渐积累起了自己的军事经验与兵力,成为反秦义军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犹如一颗在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的璀璨星辰。

二、西进战略与途中挑战

随着反秦斗争的局势愈发复杂多变,项梁在定陶之战中不幸战死,义军内部面临着重大的战略调整与权力重组。刘邦在这一关键时期被赋予了西进关中,直捣秦都咸阳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任务宛如一把双刃剑,既蕴含着成就霸业的巨大机遇,也布满了荆棘与重重挑战。

西进途中,秦军凭借着坚固的城池与训练有素的士兵,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秦兵尚强,未可轻。”秦军的防线犹如铜墙铁壁,刘邦深知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强攻,否则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对自己极为不利。同时,各地的势力格局也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极为复杂。一些地方豪强拥兵自重,他们对刘邦的西进大军态度不一,有的持观望态度,如同墙头草般随风摇摆,试图在秦与刘邦之间寻找平衡,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则出于对自身地盘与利益的保护,坚决抵抗刘邦的西进,妄图将其阻挡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

刘邦在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时,充分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智慧与非凡的谋略。在军事进攻方面,他积极采纳谋士们的建议,大力加强军队的训练与装备水平。例如,他听从郦食其的建议,决心夺取陈留。当时,陈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粮草物资集散地,“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刘邦采用智取的方式,郦食其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陈留县令,然而,当县令因惧怕秦朝的报复而反悔时,刘邦果断抓住战机,指挥军队迅速攻城。在攻城过程中,刘邦的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与高超的战术素养,他们利用攻城器械,如投石车、攻城塔等,对陈留城进行勐烈攻击。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奋勇争先,冒着城墙上如雨点般落下的箭矢与石块,奋勇攀爬城墙。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刘邦成功夺取陈留,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与兵源补充,犹如为西进之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后续的征程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在外交手段上,刘邦更是长袖善舞,尽显其纵横捭阖的才能。他礼贤下士,广纳贤才,对于各地前来投奔的谋士武将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与重用。如张良,这位智谋超群、深谋远虑的谋士,成为了刘邦的重要智囊。在面对一些地方势力时,刘邦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口才晓以利害。对于那些愿意合作的势力,他许以优厚的条件,如保留其地盘与部分权力,使其能够在刘邦的庇护下继续享有荣华富贵;对于那些顽固抵抗的,则坚决予以打击,以彰显其威严与决心。在攻打宛城时,刘邦起初急于西进,欲绕过宛城,以免耽误进军的时间。但张良劝谏道:“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刘邦恍然大悟,犹如醍醐灌顶,于是连夜回师包围宛城。在围城期间,刘邦采用劝降与军事威胁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派遣使者入城,向宛城守将陈述利害,承诺若投降将保其性命与富贵;另一方面,在城外布置重兵,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最终成功收服宛城,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这一明智之举也让其他地方势力看到了他的智慧与宽容,纷纷改变态度,或主动投降,或保持中立,为刘邦的西进之路扫除了不少障碍,使其得以顺利地向着关中地区稳步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破武关入咸阳

武关,作为关中的重要门户,地势险要,山峰险峻,峡谷幽深,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军在此布下了重兵防守,企图凭借这天险阻挡刘邦的大军。刘邦的军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毫不退缩,积极谋划破城之策,犹如一位沉稳的棋手,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冷静地思考着每一步棋路。

刘邦先是派遣使者,试图以和平的方式劝降武关守将。使者带着刘邦的诚意与优厚条件,向守将陈述了秦朝大势已去的形势,以及刘邦入关后的优待政策:“若降,富贵可保;若战,玉石俱焚。”守将心中开始动摇,在犹豫之际,刘邦又暗中派人贿赂守将的亲信,进一步瓦解其军心。然而,守将的犹豫被其部下察觉,一些忠诚于秦朝的将领发动兵变,杀死了欲降的守将,重新组织起抵抗力量。局势瞬间变得紧张而复杂起来。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刘邦果断调整策略,决定强攻武关。他命令军队收集周边的木材,精心制作攻城器械,如投石车、攻城塔等。同时,他挑选出精锐的士兵,组成突击队,由勇猛无畏的樊哙率领。在进攻时,先以投石车对武关城墙进行勐烈攻击,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砸向城墙,摧毁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压制敌军的火力。然后,攻城塔缓缓靠近城墙,士兵们从塔上向城内射箭、投石,掩护突击队攻城。樊哙身先士卒,“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他手持盾牌,奋勇冲向城墙,口中高呼着杀敌的口号,那气势犹如勐虎下山。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紧随其后,他们冒着敌人的箭矢与石块,奋勇攀爬城墙,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城墙脚下的土地。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刘邦的军队终于攻破武关,成功打开了进入关中地区的大门。

秦王子婴此时已无力回天,面对刘邦的大军,他选择出降。刘邦进入咸阳后,被秦宫的奢华景象所震撼。那雕梁画栋、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的宫殿,让刘邦一时之间迷失了自我。“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但樊哙及时劝谏:“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张良也进一步劝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刘邦听后,幡然醒悟,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夺取天下,而非贪图一时的享乐。于是,他以强大的自制力封存了秦宫的府库,还军霸上,这一举措为后续稳定关中局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向关中百姓展示了他的克制与远大抱负,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关中百姓对这位新的统治者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四、约法三章与民心所向

刘邦深知,要想在关中地区站稳脚跟,赢得民心是关键所在,民心向背犹如水之载舟覆舟,关乎着他未来的宏图大业。于是,他颁布了着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简洁而有力的法令,与秦朝繁苛的法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如一道曙光,穿透了秦朝暴政的黑暗阴霾。

秦朝的法律条文繁杂,刑罚残酷,百姓稍有不慎就会触犯法律,导致许多无辜之人受刑。“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普通百姓在秦朝的法律下,生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刘邦的“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朝的诸多苛法,只保留了最基本的维护社会治安的条款。这一举措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关中大地。“兆民大悦,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关中百姓们听闻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他们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长期以来在秦朝暴政下压抑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百姓们纷纷拿着牛羊酒食前来犒劳刘邦的军队,那是他们对这位新统治者的感激与拥护。

刘邦面对百姓的犒劳,推辞不受,他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这进一步彰显了他的仁义形象。他深知百姓在秦朝的暴政下已经困苦不堪,不能再接受他们的馈赠增加其负担。这一举动让百姓们更加感动,他们奔走相告,对刘邦的拥护与爱戴之情日益深厚。“沛公,真吾等之明主也!”在百姓的眼中,刘邦就是能够拯救他们于水火的救世主。“约法三章”使得关中地区迅速稳定下来。百姓们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原本因战乱而紧闭的商铺重新开张,田间地头又响起了劳作的欢声笑语。刘邦的军队也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无论是补充兵员还是筹集物资,都变得顺利起来。年轻人纷纷踊跃参军,希望能为这位仁义之君效力;百姓们积极缴纳赋税,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这为他日后与项羽争夺天下积累了雄厚的民众基础。在与项羽的楚汉相争中,关中地区始终是刘邦的坚实后盾,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成为他最终夺取天下的重要保障。

此后,刘邦继续以关中为根基,广施仁政,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他重视农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关中地区的农田灌溉得以改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商业发展,降低商税,促进物资流通,关中的集市逐渐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在文化教育方面,刘邦也有所举措,他倡导礼仪之风,设立学堂,让更多的百姓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这些政策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关中的统治,也让他的威望传遍四方,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为其最终成就帝业奠定了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喜欢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请大家收藏:()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全文免费阅读在线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免费完整版  重开人生局  开局被退婚,七位师姐乐疯了  叽里咕噜的风新书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  柳眠眠沈祁谢凌渊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完结篇  胎穿古代农家,农门女将名满天下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  八零日常:小辣椒一人干翻全村!  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叽里咕噜的风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全文在线阅读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免费阅读  娱乐圈女神背后的男人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全文未删减  侠影少年行  徒弟全成圣,我躺平亿点怎么了?  综漫:从在学园孤岛砍行尸开始  仙缘双修录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免费阅读无弹窗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柳眠眠沈祁谢凌渊全本免费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