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50章

龙山寺改建对我是不幸的,它正象征着一轮金色的太阳往海中坠去,形象的美还清晰如昨,可是夕阳沉落了,天色也暗了

‐‐一九八三年二月九日

大雪的故乡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当代知名的作家索尔仁尼琴,站在台湾嘉义的&ot;北回归线&ot;标志碑前露出了开心的微笑,他兴的说:&ot;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上热带的土地&ot;看到索尔仁尼琴站在&ot;北回归线&ot;上的形象,给我一种大的感动那个小小的标志碑上有一个雕塑,是地球交错而过的两条经纬线,北回归线是那横着的一条,一直往北或往南,就到了落雪的寒带这个纪念碑是站在台湾的南部大平原上,我曾数次路过

每次站在它的前面,遥望远方,心中就升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它站的地方正是我们美丽的沃上

跨过这条&ot;北回归线&ot;,往南方的热带走去,是我童年生长的温暖家同样的,走过&ot;北回归线&ot;往北渡海的远方,是我的祖父那一辈生长的大雪的故乡由于这样的情感,站在那条线上,是足以令人幽思徘徊的

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的形象,使我想起他在一次访问时流露出来对故乡的情感日本研究俄国文学最杰出的学木村浩,去年九月曾到美国佛蒙特州索尔仁尼琴居住的山庄去访问,他看着窗外佛州茂密的森林问索尔仁尼琴:&ot;到了冬天,这一带是否会下大雪?&ot;

索尔仁尼琴将视线转向窗外,注视片刻后,静静地道:

&ot;虽然每年不尽相同,可是雪相当大,你知道,没有雪,俄国人是活不下去的&ot;在那一次访问里,索尔仁尼琴还说到:&ot;被放逐的时候,我总认为二三年后就能回去的谁知道一眨眼已经七年了不过,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坚信一定能够回去的&ot;

谈到这一段话,不禁令我思绪飞奔,索尔仁尼琴对他的俄国故乡是怀着浓重乡愁的

他的&ot;下着大雪的故乡&ot;曾是他忧思和呐喊的起源,对着他的人民和国土,索尔仁尼琴有着浓郁的血泪和感情由于他的流放,他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也就有了特别的关爱和同情

他的流放,隔断了他对故国的联系,也正是他的流放,使他的同情与关爱自俄国的土地扩散,用明亮的巨眼注视世界,使他从&ot;俄国的索尔仁尼琴&ot;成为&ot;世界的索尔仁尼琴&ot;

很早以前,我就喜欢俄国的文学,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河夫、高尔基、果戈里等人的作品;甚至到帕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作者)、索尔仁尼琴,我觉得俄国文学有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是由一片辽阔的土地和忍苦的人民所孕育出来的

他们共同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有一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有正面的理想主义气质

虽然在那个苦寒的土地上,文学艺术家不时受到挫折,他们却总是像巨树一样,站立在最寒冷的土地上尤其是从十八世纪以后,俄国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更是天才辈出,闪炽着星星一样的光芒,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和土地的热爱,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恋情

一个人的故乡能给他以后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背景,我觉得读俄国文学家的作品最能感受深刻以前阿&iddot;托尔斯泰在巴黎流亡时,写出(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现在流放在美国的索尔仁尼琴写出《古拉格群岛》、《癌病房》、《一九一四年八月》,都是对他们国上热爱的记述和苦难人民的呼声

他们强调真正的俄罗斯,那是他们成长地方,一个落着大雪的故乡由于他们永不丧失的正义与良知,使俄国文学长久以来就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学灵魂的一部分

曾在劳改营度过八年岁月,在流刑中罹患癌症幸而未死,最后被流放的索尔仁尼琴,到今天他还热烈的爱着他祖国的土地、森林和人民,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上,为他的同胞奉献生命

我觉得这种对故土的怀思,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味,正是文学中最可珍贵的品质,&ot;苦难能造就有节操的灵魂&ot;,生在现代的中国人让俄国的大地文学作品不能无感

国有一首动人的民谣,它是这样歌颂它的土地和苦难:

贝加尔湖呀,

是的母亲,

相邻小说
解风情  迟暮难寻  凤眼菩提  麻衣鬼婿  云的端情的暖  天谴者女王  天心月圆  余烬  奇梦商店街  川流的爱情  世子爷  星光的彼端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  在云上  我喜欢你,所以世界是甜的  淡品人生  你必须也喜欢我  病弱白月光(快穿)  病秧子进入逃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