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13章

再譬如说,出身平民的高校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律师、医生这样的体面工作,在大城市工作上年,就仿佛可能纷纷加入中产阶层了。

而实际上,普遍地,大学毕业生起薪工资、消费能力较十几年前比不是上升,而是降低了。

一般的工作,月工资收入2500元,要是租房子,单位给你补贴吗?没有,租房在北京最便宜也要拿出1000元吧?要吃饭怎么也要花七八百元吧,再加上零花,那就所剩无几了。

如果这时你想反哺于父母的话,会很难。

在这个状态下,你变成中产阶层的可能性非常微小,而且社会也没有给你提供一种感觉到上升的希望,你这一生的状态就不可能是中产阶级的状态,活得很累、很焦虑。

真实的中产阶级在哪儿呢?

中国最初的资产阶级是20世纪80年代那些骑着摩托背着秤的冒险者、创业者,后来是有学历的人,再后来是一些从做买办开始,替外国人、投资方盖房子,做生意的人,他们说起话来非常奇怪。

一个中国人,当他加入外国国籍回国来替外国人挣钱以后,他会说&ldo;你们中国&rdo;。

而中国的中产阶层,主要是从城市平民中产生的。

比如成了律师、医生,在政府机关工作,当个处长就是中产阶级了,权力本身带给他一系列福利,这跟西方是不一样的。

因此,当你说中国中产阶层的时候,不管它多或者少,不管它是枣核型还是葫芦型,作为一个阶层,它存在着。

当你来分析这个阶层的成分的时候,你会看到演艺界有相当一批人属于中产阶级,甚至接近于资产阶层,政府官员会有一大批属于中产阶级,包括前辈官员的儿女们,哪怕他们的父母不是很大的官。

还有些平民子弟,名牌大学毕业,通过个人奋斗,衣衫褴褛地闯了出来,但还没闯进资产者的群体。

以上,全加在一起,我认为不足百分之几。

普适的中产阶级价值观,我们没有

仅有的这些所谓中产阶级,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很不同,这和西方中产阶级同质化的价值观相比不能同日而语。

同样是中产阶级,一个是从平民家庭里通过刻苦读书成为优秀分子的人,一个是官员子弟,通过不合理的制度及种种优势过上中产阶级生活的人,价值观能一样么?以一个平民子弟的眼光来看,他认为要反腐败,打破特权,加强底层的福利;可是,另一方可能对他的观点非常不屑。

同属一个阶层,但共识的稳定价值观并不存在。

我们的大学生群体应该是未来最有可能产生中产阶级的群体吧?但目前,这些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如何?恐怕,可能很不像中产阶级价值观,而更像资产阶级价值观。

他们和人文的关系并不紧密,身上沾染了一种特别的亲和‐‐与资本的亲和。

最优秀的平民阶层里产生出来的大学生,当他感到要成为中产阶级非常困难的时候,他可能希望尽快地成为资产阶级。

司汤达的《红与黑》里的于连情结,可能在当下的青年身上会体现得多一些,绝对不能据此就责备我们的青年。

大学生是最容易培养成中产阶层的未来人,可大学教育却早就变了味。

当我们考虑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问题的时候,政治家头脑中考虑的是政治上会不会出问题,政府部门考虑的是经济上会不会出问题。

我个人觉得,更应该考虑文化价值观会不会出问题。

最近的国学热、孔子学院热,这些都不能解决以上问题,这只是对普通老百姓的要求,希望老百姓多知道一点,应该和怎样做好的老百姓,并以怎么样安贫乐道的说教来哄劝底层。

关怀、同情、平等、敬畏,这些普适的中产阶级价值观在哪里?我们没有。

我们有主旋律文化,是红色革命题材,背后是政府的强力支持。

我们有商业文化,由强势资本的运行规律在发挥作用。

但是社会的人文力量在哪里?我们看不到。

中产阶级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

在西方,资产阶级先于中产阶级产生。

资产阶级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些能人,是一些敢于冒经济风险的人,是一些对商机有敏锐反应的人,甚至还可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只认金钱原则,不认其他原则的一些人。

相邻小说
宠婚烈爱:超能天后来袭  我和宿主互相伤害  亮剑:二道贩子的抗日  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侯夫人在七零的暴力生活  系统带我穿错了世界  陆少撩妻套路深  小丧尸的末世臭美日常  网配圈撕逼指南之终极人设  追红倚绿  [综漫] 请不要成为春和厨  漂亮小纨绔勾走了男主的白月光  当你心动  天警  霸道总裁放肆爱  渡劫失败后我成了金手指[星际]  双O甜萌日常  真历史在民间  过节  重生打造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