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40章

我做了近十五年的《感动中国》节目,报道过好几位很&ldo;牛&rdo;的医生。

比如我们的老军医华益慰,总是会把听诊器在自己手中焐热了,才放到患者的身体上。

这么一个很小的动作,让我看片子的时候感动得热泪盈眶,想起自己小时候就特别害怕冰冷的听诊器贴上来那一瞬间。

请问,这是念到硕士博士才能掌握的高超技巧吗?不是。

但这又恐怕是读多少书都难以到达的境界。

在医术精湛之外,能带给患者内心的润泽和安宁,给人希望,才是一名医生的伟大之处。

而接下来我要谈到的医疗行业的种种社会价值,都与这四个s有关。

谁是真正的受害者?

要知道在中国,只有两个职业后面加&ldo;德&rdo;,一个&ldo;师德&rdo;,一个&ldo;医德&rdo;。

所以医疗界第一个巨大的价值,就是文明传承的价值。

千百年来,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如果没有医生付出的辛苦努力,人类的文明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如果没有现代医学不断的进步,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又是如何从三十到四十、五十、六十,一直到七十,目标直奔八十……世界上有相当多的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八十岁。

因此,不管今天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始终要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去探讨问题。

七年前,因为踢球骨折,我在北医三院做骨折手术。

在手术台上,大夫问了一句:&ldo;你有什么要求?&rdo;我的回答是:&ldo;我会做一个模范患者。

这是您的专业,一切听您的。

&rdo;手术效果非常好。

在手术半年后,我回到北医三院的大院踢了一场足球,为我做手术的医生也在场。

其实,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会更多。

当你一开始就带着怀疑的眼神时,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当下中国,医生和整个社会之间正是处于这样一种错位的关系中。

让我感到非常忧虑的是,这两年陆续发生了一些患者暴力伤医事件,网上的留言居然有超过80的比例是在幸灾乐祸,在替犯罪嫌疑人鼓掌。

2011年9月,又有医生被患者杀死,我做过一期节目,题目是我起的,&ldo;我们都是凶手&rdo;。

这期节目播出之后,我认识的一位北医三院的耳鼻喉科主任给我发短信,那条短信让我看了心酸,谈到当前医生的处境,几乎要流泪。

作为社会一员,如果你不能选择站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不也就成了帮凶吗?接下来让人更加忧虑的局面是,如果全社会都形成了对医院、医生的一种逆反,甚至站在对立面,以至于让医生‐这个掌管着人们生老病死的群体‐感到强烈的恐惧和不被理解,因此想要逃避甚至破罐破摔的时候,最终的受害者其实不是医生,而是我们自己。

有一些数字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在中国大陆,出现过伤医或打骂医生现象的医院,比例高达63。

有87的大陆医生在某调查中表示,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再做医生。

过去,一流医学院的招生分数线几乎和清华北大一样高,也就是说,大量一流人才会选择从医。

但是这几年,随着医患关系的问题不断被媒体放大,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在下滑。

简单的数字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可能相当多的一流人才,不愿再进入这个行业当中。

将来,难道我们不得不接受二三流的人才,来为我们保障健康吗?

医学是科学,不是神学,因此从来不存在百分之百正确。

我相信如果无需承受那些不必要的压力,无需面对&ldo;不正常&rdo;的医患关系,医生一定会对每一名患者都负起责任。

什么叫负责任?就是给人治病时,当他面对&ldo;成功&rdo;和&ldo;失败&rdo;各占50的局面,愿意冒险去试一试,看能不能把那50的成功率变成100。

但是以现在的大环境,医疗纠纷如此频繁,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即使能冒险,医生也宁可选择不冒险,最后那50的希望也成了泡影。

相邻小说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穿成女扮男装的男配后[穿书]  特殊红酒供应商[星际]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重生系统之风水道士混娱乐圈  小日子  她有两副面孔  慕浅若止  撩与被撩的关系  痛并快乐着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嫁给大反派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上)  幸福了吗  快穿之游戏人生  坏坏表弟  爱在巴塞罗那  萌妻撞入怀:总裁缓缓爱  双程3之如果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