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39章

按照穆宗的布置,高拱是外廷的顾命大臣中排名最前的;在宫中,小皇帝自然还得依靠冯保。

但是,冯保与高拱的关系非常恶劣。

此前,司礼监几次掌印太监职位空缺,高拱先后推荐了陈洪、孟冲,就是不愿让冯保做掌印太监。

冯保此人知书达礼,又喜爱琴棋书画,很有涵养,所以很受穆宗的喜爱。

冯保利用皇权更迭之间的权力真空,轻松地通过一道遗诏,就驱走了孟冲,自己做了掌印太监。

但是,就高拱来说,对冯保自然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高拱的授意下,工科都给事中程文、吏科都给事中雒遵、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都开始弹劾冯保。

由此,一场政治斗争势必不免。

斗争中,冲突双方是冯保和高拱,而张居正表面上是帮助高拱的。

但是,实际上,张居正与冯保关系非常密切,早就预谋赶走高拱了。

据高拱后来回忆说,张居正每次看护小皇帝读书,总是和冯保到文华殿东小房里密谈,直到小皇帝讲学完毕才结束。

高拱与张居正本同属穆宗裕邸旧臣,关系甚睦,&ot;两人欢相得,不啻(chì)兄弟&ot;。

但是,张居正显然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一方面赞同高拱驱逐冯保的建议,一方面与冯保密谋如何驱逐高拱。

高拱则自视甚高,把事情的复杂性估计过低,加上性格粗直,容易被人揪住辫子。

冯保想起穆宗刚死的时候,高拱在内阁对同僚们说的一句话--&ot;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ot;冯保深知,这句话足以扳倒高拱。

于是,冯保到皇太后和皇太贵妃那边说:&ot;高拱斥太子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

&ot;皇太后和皇太贵妃听后都大惊,万历小皇帝听了面色立即大变。

六月十六日早朝,宫中传出话来:&ot;有旨,召内阁、五府、六部众至。

&ot;高拱兴高采烈,以为将颁布驱逐冯保的诏旨。

张居正则面色如水,心中有数。

到会极门时,太监王榛(zhēn)已捧圣旨出,说:&ot;张老先生接旨!

&ot;接下来宣读:&ot;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

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

高拱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ot;这一段话,可惊得高拱面如死灰,汗下如雨,浑身瘫软,伏地不能起。

第二天,高拱坐着一辆骡车离开京城,由于仆婢都逃逸了,身上没多少钱,只能到一些小店里吃饭。

一直到了良乡,才得到张居正为他请来的驿传勘合,可以坐着政府的驿传还乡。

高拱一走,高仪也坐不住了,惊得呕血三日而亡。

至此,三位内阁顾命大臣中只剩下张居正一人,担当辅弼小皇帝的重任。

从此以后,万历朝的前10年,小皇帝的生活基本上是受三个人的规范:一个是自己的母亲慈圣李太后,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太李太后像监冯保,一个是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神宗需要侍奉两位母亲。

一位是嫡母仁圣皇太后,即原来穆宗的皇后陈氏;一位是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

仁圣皇太后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却很疼爱小皇帝。

据说,小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经常去皇后那里玩。

陈氏每次听见太子跑的鞋声,就非常高兴。

所以,神宗虽然尊崇自己的生母李氏,即改变过去皇帝生母只称&ot;徽号加太后&ot;的惯例,为李氏加&ot;皇&ot;字,称&ot;慈圣皇太后&ot;,但是,对于嫡母仁圣皇太后始终非常尊敬,一视同仁,备极孝心。

相邻小说
缘既定何以忧  师尊  上将醒来怀孕了  怎敌她,晚来风急  红鸾星动:八王爷的爆笑宠妃  坟城  说沉鱼  原始人都惊呆了  筝祗  小小说30年  推理要在晚餐后  白姑娘鬼话  水落情出  斗罗:唐三是我哥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  古代接生婆  穿成霸总亲闺女  失落的秘符  好想赶快成为名侦探  长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