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22章

回师路经献县时,大学士陈山劝说宣宗移师彰德(赵王封地,今河南安阳),袭执赵王朱高燧。

杨荣、夏原吉、蹇义也表示赞同,只有杨士奇、杨溥反对。

朱高燧早存夺位之心,这是人所共知的,虽然这次他没有举兵,但始终是朝廷的祸患。

宣宗颇有移军彰德的想法,只是杨士奇等人苦苦劝谏,最终班师回到京师。

回到北京后,宣宗想了很久,觉得还是没有袭执赵王的做法是正确的。

但是朝臣交章上奏,请求将赵王的护卫削去,将他拘留北京。

宣宗没有同意,念及毕竟就这一个叔父了,应该想个保全的办法,于是他将群臣的奏疏派人送给赵宣宗绘《万年松图》(钤有&ot;皇帝尊亲之宝&ot;印)王观看。

赵王看到奏疏,非常惊恐,上表谢恩,自请削去护卫。

正因为此,赵王得以寿终。

赵王这次没有举兵,并不是因为他突然改过自新。

据《(弘治)徽州府志》记载,赵王对汉王的叛乱行为很是赞成,并且积极招呼汉王派来的联络使者。

赵王府左长史胡永兴力劝赵王不可造次,赵王根本不理睬。

胡永兴情急之下,派人在路上截杀汉王使者,烧掉来往信件,将赵王参与叛乱的痕迹销毁了。

这样,赵王才能够逃得一劫。

假如赵王当时有所异动为朝廷所察的话,能否保存就是一个疑问了。

不过,以宣宗对赵王的了解,他肯定知道赵王并不是那么安分。

在他自己都想移军彰德的情况下,能够听从相反的意见,保全赵王,这是很难得的政治家气度。

汉王朱高煦本来也可以保留性命的。

宣宗在西安门内辟出囚室,械系朱高煦于此。

三年后,宣宗带着内侍前去探望。

不想朱高煦对自己的处境耿耿于怀,用脚将宣宗勾倒。

宣宗惊魂未定,恼怒异常,命人将朱高煦罩在一个300斤重的铜缸下,四周围以柴炭,放火将其活活烧死。

铜缸都被烧化了,朱高煦的尸骨当然无存。

汉王、赵王的威胁被解除,保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明朝平稳顺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宣德刻本《历代臣鉴》

第21节:汉王朱高煦的叛乱

任用贤臣。

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能够很快被平定,赵王朱高燧的危机得以圆满解决,除了宣宗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

在宣宗周围有一批著名的大臣,他们为&ot;仁宣之治&ot;的缔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宣德朝的著名大臣主要有五位: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其中前三人合称&ot;三杨&ot;,尤为重要。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永乐年间入值杨士奇像内阁,为东宫官,多次维护太子朱高炽的皇储地位。

仁宗时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兵部尚书。

仁、宣及英宗朝长期处于内阁首辅地位。

杨荣,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当年成祖入南京准备登基,杨荣迎谒马首说:&ot;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ot;朱棣恍然大悟,急忙调转马头去拜谒孝陵。

正因为此事,杨荣给成祖留下的印象极好,多次随其北征,规划边务,参决军事,升文渊阁大学士。

相邻小说
上将醒来怀孕了  师尊  斗罗:唐三是我哥  筝祗  缘既定何以忧  坟城  古代接生婆  好想赶快成为名侦探  小小说30年  水落情出  红鸾星动:八王爷的爆笑宠妃  说沉鱼  穿成霸总亲闺女  长命女  原始人都惊呆了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  怎敌她,晚来风急  白姑娘鬼话  失落的秘符  推理要在晚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