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3章

我们倘问这班学者:&ldo;梅花为什么是美的?&rdo;他们一定回答:&ldo;梅花形小,瓣光泽,由曲线包成,纤弱,色又明柔,故美。

&rdo;这叫做&ldo;美的客观说&rdo;。

这的确有充实的理由。

反之,美的主观说,始倡于德国。

康德(kant,1724-1804)便是其大将。

据康德的意见,美不在于物的性质,而在于自己的心的如何感受。

这话也很有道理:人们都觉得自己的子女可爱,故有语云:&ldo;癞痢头儿子自己的好。

&rdo;人们都觉得自己的恋人可爱,故有语云:&ldo;情人眼里出西施。

&rdo;这种话中,含有很深的真理。

法兰西的诗人波德莱尔(baude-re)有一首诗,诗中描写自己死后,尸骸上生出蛆虫来,其蛆虫非常美丽。

可知心之所爱,蛆虫也会美起来。

我们站在梅花前面,而感到梅花的美,并非梅花的美,正是因为我们怀着欣赏的心的原故。

作《暗香》、《疏影》的姜白石站在梅花前面,其所见的美一定比我们更多。

计算梅花有几个瓣与几个蕊的博物学者,对梅花全不感到其美。

挑了盆梅而在街上求售的卖花人,只觉得重的担负。

感到美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如何?极简要地说来,即须舍弃理知的念头而仅用感情来迎受。

美是要用感情来感到的。

博物先生用了理知之念而对梅花,卖花人用了功利之念而对梅花,故均不能感到其美。

故美的主观说,是不许人们想起物的用途与目的的。

这与前述的苏格拉底的实用说恰好相反,但这当然是比希腊时代更进步的思想。

康德这学说,名为&ldo;无关心说&rdo;(disterestedness)。

无关心,就是说美的创作或鉴赏的时候不可想起物的实用的方面,描盆景时不可专想吃苹果,看展览会时不可专想买画,而用欣赏与感叹的态度,把自己的心没入在对象中。

以上所述的客观说与主观说,是近代美学上最重要的二反对说。

每说各有其根据。

禅家有&ldo;幡动,心动&rdo;的话,即看见风吹幡动的时候,一人说是幡动,又一人说是心动。

又有&ldo;钟鸣,撞木鸣&rdo;的话,即敲钟的时候,或可说钟在发音,或可说是撞木在发音。

究竟是幡动抑心动?钟鸣抑撞木鸣?照我们的常识想来,两者不可分离,不能偏说一边,这是与&ldo;鸡生卵,卵生鸡&rdo;一样的难问题。

应该说:&ldo;幡与心共动,钟与撞木共鸣。

&rdo;这就是德国的席勒(schiller,1759-1805)的&ldo;美的主观融合说&rdo;。

融合说的意见:梅花原是美的。

但倘没有能领略这美的心,就不能感到其美。

相邻小说
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此生不渝  V5穿越:好妃不吃回头爷  妾心如宅  早安,萧太太  我当太后这些年  快穿之位面黑科技  敢不敢说爱我  他的金丝雀  乙游女主只想攻略村民乙  强宠甜妻亿万年  我一直跟着你  美利坚大帝  迷失大陆  控制成瘾  万人嫌开挂后钓到美貌上神  杀死玛丽苏[综英美]  逃杀游戏  顾律师的恋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