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

第287章

元代的理学家接触程朱理学比较晚,始于灭南宋的战争中。

但一经接触之后,就以程朱理学为天下之道,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身体力行,姚枢、窦默、许衡这些代表人物都是这样,他们主动承担起发扬理学的重任。

如何才能使理学得到发扬光大,显然只有借助元朝廷的力量。

所以,当忽必烈征召他们时,他们都欣然而往。

他们出仕,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行道。

道在朱程那里,是性理之学,认为理自天出,性体现天理,封建礼教和典章制度都是天理在人间的体现,是永恒的、至尊的。

许衡等人认为,道就是汉法,汉法就是道。

他们都认为,元朝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行道,也就是必须推行汉法,许衡倡导&ldo;以道事君&rdo;,认为&ldo;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rdo;。

郝经也说:&ldo;行中国之道,即为中国之主。

&rdo;这样,就把道与汉法直接联系起来,使程朱理学成为元的官方哲学。

元统治者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这是元代理学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元代理学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理学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理学本发源于北方,但随着宋廷南迁,朱熹完全是南宋人,因此,理学开始时只在南方发展传播。

元灭南宋之后,元统治者采用了许衡诸人行汉法的主张,于是理学开始广泛地传播和流行。

这与许衡等人推广理学的思想有直接关系。

他们认为,理学流行在于&ldo;学&rdo;,而&ldo;学&rdo;呢,又首先是&ldo;帝王之学&rdo;。

窦默说:&ldo;帝王之学,贵正心诚意。

&rdo;他常向忽必烈讲三纲五常之类的道理,也一度负责太子真金的教育。

许衡、王恂曾向忽必烈讲《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许衡对忽必烈说为君必须修德、用贤、爱民,这是天下大治的根本。

其次是&ldo;设学养士&rdo;,即立学校。

姚枢、许衡都很重视立学校,许衡在《时务五事》中明确地说:&ldo;自上都、中都及司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至庶人之子弟皆从事于学,曰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至于平天下之要道。

&rdo;他的建议得到了重视,至元八年(1271)任许衡为国子祭酒,开始以理学教育蒙古贵族子弟。

至元二十四年,元正式设立国子监,同时路府州县普遍设立学校,到至元二十七年时,全国学校总数已超过两万所。

许衡是元代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从教师到学生到教材以及学习方法,他都有一套很成熟的思想。

比如在教材上,他坚持认为以朱熹的《小学》作为入门,而后学《四书》,再学《五经》。

他的这一套教育思想在元代得到了普遍贯彻实行,影响很大。

这样,程朱理学便在元代得到了普及。

此外,元代书院讲学活动也十分活跃。

著名理学家吴澄、金履祥、许谦等都曾在书院讲学著书。

相邻小说
醋坛王爷的神医俏皮小王妃  豪门暖媳  隐匿窥伺  妻诱  恶犬  在无限游戏里当社牛  我要跟铲屎官谈判  人皮画  绝世宠妃  人人都爱周墨  狙击少女心[绝地求生]  刀鞘  溯灵歌  他很撩很宠  茉莉花开楚弯弯  好兄弟破产后  远东王庭  好一朵美丽的竹马娘炮花  巡回处刑人  六零小仙女